写在前面:大流行以来我们本该对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很熟悉了,但由于病毒本身的不断变异以及国内媒体在宣传方面的缺席,实际上很多人对新型冠状病毒还是缺乏比较清楚的认识,存在一些误解。所以我会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病毒本身,只有了解了我们所要面对的未知,才不会恐惧不会误判。
一、什么是新冠
1.COVID-19
自从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以来,已经过去了三年。按照WHO的说法,这个和我们共处三年的病毒在最开始被称为COVID-19或者说新型冠状病毒,是由一种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
2.变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时会发生变化和进化,这是很正常的,特别是新冠病毒又属于RNA病毒这种不稳定的病毒。当这些变化变得与原始病毒明显不同时,它们被称为“变异株”。为了识别变异株,科学家绘制病毒的遗传物质图(称为测序),然后寻找它们之间的差异,看看它们是否发生了变化。自从导致COVID-19的病毒SARS-CoV-2在全球传播以来,变异株已经出现,并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被发现。
病毒的变异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现在传播最为广泛的变异株是被世卫组织称为“奥密克戎”的变异株。是2021年11月24日首次向世卫组织报告的,并于2021年11月26日被世卫组织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这一分类是根据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的建议进行的,主要基于来自南非的信息,即该变异株具有大量突变,并导致了COVID-19流行病学的有害变化。
二、新冠如何传播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由于新冠病毒会感染上呼吸道,所以新冠病毒在感染者(包括无症状患者)说话、打喷嚏和咳嗽时会从上呼吸道中排除,释放含有新冠病毒的颗粒,简单的说大概会有三种不同大小。
a.小型颗粒(0.1-5 μm),可以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不仅能进入上呼吸道,还能进入小气道和肺部。
b.大型颗粒(5-100 μm),下落距离稍远,能够被吸入上呼吸道,也会落在物体表面上。
c.弹道颗粒(>100-200 μm),呈近距离抛物线下落,不容易被呼吸道吸入,但是可以在很近的距离落在皮肤黏膜上,也会落在物体表面存活一定时间。
在患者的痰液、呕吐物和粪便等含体液的物体中也会含有大量病毒,这些会再影响到下水道和各种生活垃圾中的卫生情况,所以随着马桶和下水道中的病毒在随着流水冲刷的过程中再次进入空气,从而形成具有传染风险的气溶胶。所以总结一下,能够发现新冠病毒的三种主要传播方式。1.飞沫传播,通常距离不会超过1米。但是打喷嚏等动作也可以将飞沫抛射到最远数米的距离。
2.接触传播,附着在物体表面新冠病毒被人触摸以后,病毒不会从皮肤直接进入人体,而是因为触摸者又摸了自己的眼口鼻附近,或者摸了个人物品(例如口罩内侧),然后导致病毒进入人体。这个传播方式非常关键。
3.气溶胶传播,小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形成气溶胶,在空气中飘浮,还可以跟随气流进入风道。气溶胶不仅可以从感染者的呼吸道排出,也可以在下水道冲水中产生。在患者使用呼吸机等情况下可以产生大量的气溶胶。
所以在我们在进行个人防护的时候,需要主要围绕飞沫、接触和气溶胶这三种方式来进行考虑,具体的防护会在之后会详细进行说明。
三、防护的意义
直白的说,防护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感染,就是为了“不阳”或者“晚阳”。虽然我在上一篇当中已经对共存和选择进行了说明,不过在这里还是有必要再展开一下。从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就一直有声音认为应该尽早的和病毒共存,但之后的事情我们也都看到了,原始毒株、Delta变种株在世界范围内肆虐,可能很多人都对当时国外因为火葬场过于繁忙而当街烧尸的新闻有印象,仅印度一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和研究,推测就有近500万人的超额死亡,三年的封控让我们成功避开了杀伤力巨大的毒株。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一个个体的感染的难易度以及在感染后的病症程度是与“病毒载量”相关的,在高载毒量环境下,呼吸道内的免疫屏障更容易被突破,体内的炎症反应也更剧烈,病毒在感染者体内也会形成更多的聚落,一个身边的例子就是我的父亲在高峰期间没有佩戴口罩,进而发展成了典型的重症。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独住的人或者同住人没有感染过,那么他们之后如果从社会面偶然感染新冠,相比与先感染新冠的人吃住在一起的人,他们在感染后的症状严重程度明显更轻。因此,如果我们做好个人防护,避开感染高峰期,尽量不阳是很理想的选择。就算不幸感染,由于相对较为良好的防护,也会因为较低的载毒量而避免更大的危险。
一切都是依靠个人防护和减少暴露来实现的,这就是防护的意义。